日本正在悄然走上一条危险道路:新军国主义阴影下的战略转型
文|刘庆彬 日本横滨国立大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
军国主义的本质不在于军队规模大小,而在于将国家命运押注在军事冒险和战争投机上。当一个国家的财政体系、产业政策和社会舆论都被绑上以战止战的战车时,整个社会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滑向危险的深渊。近年来,通过政策文件、税收改革、军火贸易和军事部署等一系列动作,日本正展现出一种新型军国主义的发展趋势。
一、国家战略的根本性转变
2022年发布的《国家安全保障战略》首次将反击能力写入国家战略框架,表面上仍坚持专守防卫原则,实则完成了从防御到进攻的战略转型。值得注意的是,日本重点发展的巡航导弹系统与周边国家的弹道导弹、高超音速武器在性能上存在明显代差,这种不对称发展很可能引发地区军备竞赛。
二、财政税收为军事扩张让路
日本政府计划在未来五年投入约43万亿日元军费,并决定从2026年起通过增税来筹措资金。这一决策将国家财政体系与军事扩张深度绑定,从制度层面确立了军事优先的发展方向。
展开剩余78%三、军事能力的全方位提升
在国际合作方面,日本已与美国达成协议,将采购多达400枚战斧巡航导弹;在国内部署上,正加快推进12式岸舰导弹的升级改造和前沿部署。值得关注的是,在近期美日联合军演中,美军首次在日本部署提丰中程导弹系统,标志着美日军事同盟的攻防一体化进入新阶段。
四、军事前哨常态化运作
为降低有人战机频繁起降的成本,日本加速引进MQ-9B海上卫士无人机执行长期巡逻任务。同时,在西南诸岛和九州地区,远程导弹基地建设、弹药库扩建以及部队调动等动作不断,这些军事化举措正在加剧当地社会的不安情绪。
五、武器出口限制持续放宽
围绕与英国、意大利联合研发的下一代战机(GCAP),日本政府在2023年底至2024年初多次修改武器出口原则,为向特定国家出口武器装备打开方便之门。这既是产业政策调整,也标志着军火贸易-军事同盟-前沿部署三位一体战略的制度化。
六、军事指挥体系深度整合
2025年3月,日本将新设统合作战司令部(JJOC),与此同时美军也启动驻日美军指挥体系升级计划。这种指挥体系的深度融合意味着一旦发生危机,日本政府将更难在国内外政策间保持平衡。
真正引发国际社会警觉的是2025年夏季的核演习风波。据日本共同社报道,在2024年2月的美日联合军演中,日本自卫队曾多次要求将核威慑内容纳入演习剧本。虽然日本防卫大臣随后否认了这一报道,但在针对中国的演习中引入核选项的议题已引发广泛关注。
回望历史,这种发展态势与二战前的日本军国主义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:
1. 通过军事演习预设战争剧本,将小概率事件包装成必然选择
2. 对核威慑的过度自信,低估局势失控的风险
3. 将战略决策权过度依赖外部力量
与战时不同的是,当今日本仍受到和平宪法、反战舆论和国际社会的制约。但从现实情况看,新军国主义的发展已面临诸多挑战:自卫队征兵困难,2023年新兵招募率仅达预期的一半;增税计划与民生支出矛盾凸显;地方政府与中央在安全政策上的分歧日益扩大。
将国家命运寄托在军事扩张上,即便不爆发实际冲突,整个社会也会被拖入准战争状态。新军国主义的危险不在于军费多少,而在于将国家发展与战争可能性深度绑定。今天的日本,正通过政策调整、税收改革、军备扩张和军事部署,将整个社会绑上一辆加速的战车。要避免重蹈历史覆辙,必须为局势降温,扩大战略回旋空间,将以战止战的幻想重新纳入法律和政治的框架之内。
历史告诉我们:把国家安全寄托在战争机遇上,从来都不是明智的选择。
发布于:天津市